市场解码丨断崖式降温来袭,寒风“刮”出哪些消费新风向?

2022-12-02 21:19:12来源:四川在线编辑:牛霄

王培哲 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

“一份荤素搭配,不要米饭;还有一份豪华多肉,加香菜丸子。”

11月30日晚,成都市金牛区金沙路上的一家冒菜店,老板封双富大声念出外卖单上的菜品。这一天,店里的外卖订单量较往日增加近四成。与厨房内的火热气氛不同,此时店外的气温不到5℃,有顾客一进店,眼镜上就布满水汽。

连日来,新一轮寒潮让成都气温陡降。据气象部门预报,未来几天,成都最低气温可能接近0℃,降温还将扩展至整个四川盆地。

记者走访发现,除了餐饮零售,在家居被服、生活电器等多个消费品市场,寒风悄然改变市场消费热度,也“刮”出了更多可能。有专家建议,商家应当把握消费环境改变的契机,培养消费新习惯。


街边的羽绒被销售门店。 王培哲 摄

探线下:

街边刮起烤梨风

棉被变厚了,绒被卖贵了

“拿稳了,注意烫。”成都市青羊区一家零食店内,林从玺熟练地从烤箱里取出一个不锈钢杯子,把陈皮山楂烤梨倒进纸碗中。

林从玺10月初经人介绍,在网上花1200元钱买了这个烤箱,可以同时烤梨、烤红薯。10月底的那一轮降温,一天能卖出20杯烤梨——是现在的一半。

经营一家连锁烤梨店的吴霜告诉记者,店铺是在短视频平台上“种草”的。“一次能烤27个梨罐的机器2000元出头,一杯烤梨15—30元不等,一天可以卖出去100多杯,利润高,卖得快。”

同样热度暴涨的还有“围炉煮茶”等新兴网红场景。随之而来的,则是各种碳炉、电烤炉的销售暴涨。“网络销售主要还是集中在江浙一带。”因为销量大涨,成都的刘女士最后只能购买一款7天预售产品。

除了刚刚兴起的餐饮新品,传统的家居被服市场也随气温变化火热起来。

南充市嘉陵区一家棉絮加工店内,店主刘先锋告诉记者,今年店里一斤棉花24元钱,和去年一样,一床被子的加工费40元,也和去年持平。今年厚被子更受欢迎,以2米宽的被子为例,往年大多数客户用8斤棉花,今年不少人选择10斤甚至12斤。

自贡一对山商业城内,受运输和人力成本上升影响,最受欢迎的白鸭绒每斤价格上涨170元左右。一床白鸭绒被,较去年贵出250元左右。从店家反馈来看,价格增长并不影响羽绒被销量增长,市场内销量增幅普遍在一成左右。

屋子里也要暖和起来。记者从川内多家电器商场了解到,地暖厂商借降温推出了优惠套餐。在雅安,面积7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,全屋设备费用在12000元左右。部分厂商还与物业公司合作,推出了装地暖送物业费等活动。


棉被加工商户。 王培哲 摄

看线上:

小型家电走俏

保暖服饰“霸榜”

“50元以下的是主推款,轻便、功率大。”淘宝平台上,一位小家电店铺客服告诉记者,今年入冬以来,电暖器销量陡增,近七成消费者选择30—100元价位的产品。

在淘宝平台的电取暖器回购榜单上,前十位的平均价格不足70元,总销量超过35万台。体积小、风速大、功率低是这些产品的共同特征。

除了便携易用的小型取暖器,中大型家用暖风机也受到更多人关注。淘宝平台数据显示,近一周,冬季家庭暖风机的关注度上升86%,达到607.9万。

其中,采用石墨烯技术、具备火焰效果的暖风机销量增加明显,记者从一家主营空调产品的店铺了解到,店内今年的新品均添加了光电和水雾模块,能够模拟火焰的真实效果,结合石墨烯技术,降低功耗的同时增强观感。“一经推出,月销量迅速突破2000台,今年冬天有望卖出12000台。”

与电取暖器市场同样火热的,还有传统的冬季服装市场。

“最近的优惠力度仅次于‘双11’……3、2、1,上链接!”12月1日晚,一家羽绒服网店的直播间内,一款备货600件的亮面羽绒服,上架十几秒,就被抢购一空。

12月2日,“羽绒服怎么挑”登上淘宝趋势热榜第一名,相关宝贝数量达到72.9万件。紧随其后的,是“温暖骑行手套”,相关宝贝数量14万件。

“最近是‘双11’后又一波销量高峰。”一位淘宝店家告诉记者,寒潮下,消费者更多关注“充绒量”等硬指标,希望能有更好的保暖效果。

听分析:

网红营销“抹平”地域差异

消费环境变化创造新商机

烤梨火了,今冬四川梨价有何变化?

在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,今年梨子的总体出货量较去年下降了一成左右,价格基本持平。河北雪梨、新疆香梨、安徽砀山梨位居销量前三。“今年冬天,四川市场上梨子的出货量和价格预计不会出现太大波动。”市场负责人表示。


成都街头的烤梨广告。 王培哲 摄

中国棉花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冬国内棉花价格持续走低,为何棉被的价格依然稳定?

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四川省棉麻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,今年四川每吨棉花价格确实较去年回落7000—8000元,但棉被等深加工产品更多受到人工、物流等因素影响,还要考虑商家的库存情况。

针对降温季线下、线上出现的消费新趋势,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、四川省居民消费研究会理事长毛中根认为,陡降的气温迅速改变了消费环境,创造了消费机遇。

“烤梨热等餐饮现象背后,是社交平台‘打造网红产品’的营销模式,一定程度上抹平了基于地域性的消费差异,过去北方的小吃也能在南方流行。”


可以同时烤梨、烤红薯的机器。 王培哲 摄

他建议,商家应当尽可能利用消费环境改变带来的契机,培养新的消费习惯。“每到冬季,四川家居服装类产品的竞争都会陷入白热化,结果往往是滞销。但跳出‘红海’来看,从一杯烤梨到围炉煮茶,网络给了商家更多参考和借鉴的机会。”

在成都零售商协会秘书长欧建瓴看来,零售不仅是交易商品,更是氛围和场景的营销。“这个冬天,很多茶室推出围炉煮茶,除了原有客群,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打卡拍照。”

她建议,商家可以挖掘公园经济、夜间经济、社区经济场景,普通商品也可能形成新的网红“爆点”。

    编辑推荐